在外企中讨生活的人过了10多年的好日子。从90年代中期开始,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从设立驻华办事处到建立生产基地,到成立面向国内市场的销售公司,外企实实在在地在中国开枝散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尤其是先进的经营理念。直到今天,在外企工作,怎么看都还是一件体面的事情。相对丰厚的薪水和周全的福利,斯文得体的穿着打扮,舒适的工作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平和洋化的人文氛围都使外企的白领们有种无形的优越感。不是吗?我们比民工和非垄断国营职工有钱,比老板们有文化修养,虽然是夹心阶层,但生活质量不低。
然而,在这看似华丽的外衣里,在外国企业品牌光环的笼罩下,我看到的白领们身上却是命门密布,不堪一击。这其实是一个很脆弱的群体,但里面的人却对自身的脆弱性毫无感觉,对经济大环境变化可能会带来的毁灭性打击麻木不仁。重新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生活不会永远只有网络与咖啡。
讲到员工,不得不先讲讲能力。外企员工无疑是高学历,高起点的,但论到实际工作能力,则还是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其中,我对日资企业最难以理解。我熟悉的两家世界500强日企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从来没碰过销售的人可以做销售部长,销售总监,不懂技术的人可以做技术部门的课长,甚至不是财务专业出身的人也可以做财务部的头,原因只有一个,这些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可以跟日本人直接沟通,也更为日本人所信赖。但负面作用是什么呢?没有太多的人会对外行的领导心悦诚服吧?别说在他们带领下能做出多大成绩,能够把下属管理好已经是本事了。在日本公司,不懂日语而能够上升到公司较高层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也经常听到有能力的人不会呆在日本公司的说法。但是,中国对国际语言应用的普及程度毕竟还是太低了,当国际化迈入国门的时候,外语水平高的人能得到更多的机会,这也是正常,但外语水平与多数情况下所需要实际工作能力完全不相干。
在后天原因上,外资企业确实工作条件优越,特别是品牌知名度和财力支持下的丰富资源使员工的工作事半功倍,多数公司采取的经销制度也使员工们乐于安做经销商的“管理者”。与之相比,民营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就恶劣多了,公司名字没人知道,资源费用相当缺乏,就靠人的闯劲在第一线上跌爬滚打。我们经常看到外企员工出差办事是舒舒服服地坐的士,乘飞机,住高级酒店,预算很松动,而民营员工多数还是挤公交,卧铺大巴和火车,不省着花会被老板骂,商业场上的最基本吃苦耐劳与生存技能就是这样锻炼和比较出来的。一位数码相机公司的高层曾经向我抱怨过,招聘销售人员,在面试中问到如何达成销售目标时,大公司背景的面试者脱口而出的是要看公司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似乎没有资源,他们就寸步难行了。不可否认,公司提供资源是重要的,但是不应该是唯一和最首要的因素,强调资源的重要性也就是间接地否定了自己能力所可以起到的作用吧。同样的,在以500强公司名字通报门户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否隐约有一种优越感和踏实感呢?如果有,那是很可怕的,没有了公司名字作前缀,我们的名字就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了。养尊处优的环境下多是温室的花朵,而在卑微中努力的往往会是强人,我相信员工与孩子同理。为咖啡而战与为盒饭而战的人的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外企员工尊重规则,重视流程,虽然这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这一点上,轻视规范性的民营老板所带出的民企员工有着致命的缺陷。
说到民营企业的老板,很多不太敢招外企大公司分流出来的员工,待遇要求高,不能吃苦,成本意识差是他们的通病,国内公司是没那么厚家底来折腾的。而且,由于实力上的差别,民企与外企之间确实各方面的落差都很大,除非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安心长期屈居在一家民营企业的。但是如果有一天,经济大环境使大家被迫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呢?在外企出来和在民企出来的人谁更有生存能力?难说。
在一份上海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所提供的DDI与美国人员管理协会合作,对以跨国公司为主的中国雇员的留才状况调研的结果中看到,只有8%的中国员工有敬业投入,有61%的中国员工准备跳槽。
有一家老牌但已经在快速衰落的美国公司的中国员工就曾经经常被人以一首圈中流行诗调侃,&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