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家托夫勒的一段话非常精彩,发人深省:“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是否会读、会写的人,而是那些停止学习(learn )、不懂得舍弃学习到的一些东西(unlearn )与不能再学习(relearn)的人”。 简言之,新时代的文盲,不是以“会不会”、“懂不懂”、“知道不知道”的知识多寡来衡量,而是看你是否能够不断学习,是否能从学习到的知识中进行筛选、剥离、舍弃,是否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能力或生产力。
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比尔·盖茨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你可以离开学校,但你不可以离开学习”,学习是伴随自己终身的大事。企业的兴衰成败,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习能力。两位不同时代的管理大师,都表达了同样的思考。 彼得·德鲁克说“未来的企业,经验将被学习的能力所取代”,彼得·圣吉更是直言不讳,“企业未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的学习能力”。
然而,长期困扰人们的是学习什么,如何学习。 托夫勒的学习(Learn )、舍弃(Unlearn )与再学习(Relearn)似乎为我们未来学习的方向和道路提供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
学习什么, 长期以来,在受经验主义影响的教育体制下,人们更多的是“向过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经验学习”,“向成功的标杆和案例学习”等等,学习是从过去、从外在、从他人那里进行“吸收式的下载”的知识积累与叠加。
然而,当今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重新洗牌,世界在快速更迭、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领域、行业在不断被打破,“跨界”延伸至“无边界”,学习、研究的对象远远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 一方面,学习的对象变得难以预料,学习的内容变得不可知;另一方面,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泛滥,并在不断的裂变、过时、淘汰,知识变得如此的廉价,学习永远赶不上知识增长和淘汰的速度。知识的价值遭到质疑与挑战。
学习知识,最多只能视为一种认知性的“浅”学习,是托夫勒说的学习(Learn)的第一步,那就是知识、经验的学习,是一种吸收、接纳、传承式的学习。
然而,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有的经验和知识是过去时空里的产物,即便是一些历史经典,也是是记录、反映那个时代的,它们的出现和存在都是有着时代的背景和特征的,因此不能完全地吸收,要不断地进行过滤、剔除。
学习的第二步是舍弃 (Unlearn ),是一个不断剔除的过程。诚如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开始的第一步是做加法,不断地、大量地吸收、积累,然而,要得到根本的“道”,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不断做减法,舍弃、剥离、剔除外在的知识虚像,进入到事物的核心根本,直至达到不可言说的道本身。 这个阶段的学习,目的不再是为了“学习了什么”,而是从中“学习到什么”,获得什么价值。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忘记”,读的书好比渡你过河的筏子,知道了、懂了就放弃它。 选择、舍弃式的学习,是知识的沉淀、析出与结晶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剥离外表、走向内部核心的过程,也是选择为自己所需、所用而进行的知识淘汰的过程。因而,舍弃式的学习是一种选择的艺术,是更难、更深刻的学习。
学习的第三步是“再学习”(Relearn),这是从知识中萃取精华、提炼智慧的过程,是从外在走向内在的学习深化、内化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智慧、能力和生产力的过程。一方面,根据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思考、反省自身,将“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隐形知